“国家队”冷链物流基地扩容,已覆盖27个省份

2022-10-13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冷链物流,当水果、蛋奶、水产甚至医药制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背后或多或少有冷链的功劳。近年来,我国冷链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冷链物流技术持续优化,行业标准不断出台。

去年12月,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第一份五年规划——《“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炉,提出了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部署。

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22年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此前的2020年,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开始建设。目前,两批次共4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经覆盖全国除海南、江西、西藏、宁夏外的27个省(区、市),其中浙江、山东各已布局3个。


全国冷链物流的重要节点

根据平安银行研报梳理,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以来,过去11年一系列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政策陆续出台,已有逾20轮。这些政策,主要聚焦于冷链物流设施布局、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在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补齐产、销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

去年底发布的《规划》,则进一步对全国的冷链物流进行了更加完备的设计。

一方面扩大覆盖面。《规划》提出要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四横”指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四大通道,而“四纵”指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四大通道。

图片[1]-“国家队”冷链物流基地扩容,已覆盖27个省份-物流之家

图片来源:《“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另一方面要做深度。《规划》提出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3”即加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形成高效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2”是结合冷链产品国内国际流向流量,构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1”则是建设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除了构建冷链物流的框架,《规划》还鼓励市场层面的发展。如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和网络化运作水平,打造消费品双向冷链物流新通道,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双向均衡发展。

在这样的构架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备受关注。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解释,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面向高附加值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和集散地,依托存量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群建设的重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设施网上的重要节点。

早在《规划》发布前,2020年,结合地方自主申报情况,形成了全国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这些基地将在整合集聚冷链物流市场供需、存量设施等资源,促进农产品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中西部加速发展冷链物流

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公布了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涉及24个基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目前已公布的两批次、4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进行了梳理。目前,除海南、江西、西藏、宁夏四地外,全国27个省(区、市)都已有“国家队”基地布局。

图片[2]-“国家队”冷链物流基地扩容,已覆盖27个省份-物流之家

东部地区,除海南外,其余9个省(市)已经布局15个基地。其中,浙江和山东分别有3个基地,分布在浙江的舟山、嘉兴、宁波,以及山东的济南、青岛、威海。中部地区,江西暂未入列,其他5个省(市)布局了9个基地。西部地区,除西藏和宁夏外,其他10个省(市)分布了13个基地。东北地区,三个省份目前分布了4个基地。

从地理位置来看,冷链物流的基础原本在中国就分布不均衡。以冷链仓库设施为例,平安银行研报分析,我国冷库设施原本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北和华南四大区域。2020年疫情出现以来,反而推动了冷链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和行业企业在地域格局上的变化,“东南部沿海城市继续领跑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冷链物流重点企业也在持续加速,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其实,经过了“十三五”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也逐步有了冷链物流的市场和基础。

西部地区的成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此次就被纳入“国家队”名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获悉,“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冷链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辐射范围不断增加。冷链服务体系已基本覆盖全品类、全流程。已建冷库库容量约226万吨,人均库容量0.27立方米,超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成都对外贸易逆势上扬。2020年,成都生鲜农产品消费量357万吨、大型农批市场交易量1284万吨、交易额超1000亿元,在区位交通、口岸与物流、消费能力等多重优势叠加下,成都的冷链食品对内跨区域集散、对外国际辐射能力持续增强。

目前,成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总面积3970亩,其中冷链物流相关设施占地面积2459.8亩,占比达61.96%,冷库库容量85.1万立方米,已建项目占地3362亩。不过,成都市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及先进国家仍有差距,按全国、全球冷链发达地区的平均值计算,成都市冷库缺口约156万吨。此次基地建设纳入“国家队”序列,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2022年,国家发改委下达了2022年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14亿元,重点支持建设服务于肉类屠宰加工及流通的冷链物流设施项目(不含屠宰加工线等生产设施),公共冷库新建、改扩建、智能化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以及已纳入年度建设名单的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内的公共性、基础性设施补短板项目。


关于铭创

上海铭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是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3PLs)。秉承着“安全为首、客户为先、服务为优、价格为佳、合作为赢”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运输、仓储、配送及其他增值服务。

 运输服务 

公司提供全国范畴内的零担及整车运输服务,优势集中在江浙沪华东地区至全国线路,陆运板块自备部分厢式货车、大板车、气垫车(避震)、燃气车(环保)。

 仓储服务 

公司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重庆、四川等六地均拥有超大面积仓库,总面积达55000m³。提供货物保管、库存管理、贴标、封装捆包、分类检签、提货装箱、订货实现等服务。

 配送服务 

目前公司主营干线区域及特色板块业务的配送服务,逐步推进零担集散分拨中心,大力推广仓配一体化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一个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的分拨及配送中心。

 物流增值服务 

公司重点开发物流增值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延伸业务,包含物流方案设计、产品包装、产品组装、装卸服务、标签印制、退货及维修售后服务、代收款、信息咨询等。


自成立以来,铭创根据自身优势开拓细分市场,通过不断打磨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已在快速消费品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电子配件服饰鞋帽护肤美妆健身器材等行业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新时代物流行业迎来全新的商业模式的背景下,铭创将明确定位、集约资源进而迅速发展壮大,为广告客户提供更精更好的运输服务。

☎️业务咨询:18017597728☎️

公司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会路1885号丽琴大厦606室


640 (1).png
本文转载自: 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

业务咨询热线(7x24h)

18017597728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业务咨询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业务咨询
(7x24h)

18017597728
业务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