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张江波15日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论坛上表示,今年3月份以来,疫情多点散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高现代物流安全韧性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对稳住经济大盘意义重大。要通过畅通物流循环,为畅通高层次产业循环、经济循环提供强有力支撑保障。 张江波透露,发改委牵头研究编制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国务院已经批准并以国办文件的形式印发实施,目前正在办理对外公布有关的工作。规划明确,以物流枢纽建设为抓手,加快物流资源整合集聚。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导向,强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撑。以完善服务体系为导向,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循环效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缓中趋稳势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仍处于荣枯线以下,市场恢复基础仍不牢固。需求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8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9.2%,总体不达预期。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比重为超过一半,连续5个月上升。 需求不足对物流运行造成较大影响,物流行业总体下行压力较大。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6.3%,环比回落2.3个百分点,下滑幅度较大。其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等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反映当前市场需求不稳,企业盈利压力加大。 1~7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190万亿元,虽然保持增长,但是当月增幅出现回落。物流业总收入7.2万亿元,增速比上半年小幅回落。进入8月以来,由于疫情多地散发,物流保通保畅压力增加,对供应链产业链恢复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当前社会物流存在需求不足的局面,一方面是需求本身下滑,另一方面也是高质量供给不足导致。在这方面,大宗商品贸易物流存在明显短板。”何黎明表示。 中国物流集团是我国唯一以综合物流为主业的央企,是物流领域的国家队。何黎明表示,建议充分发挥中国物流集团下属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物流方面的传统优势,大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和网络化布局,重点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供应链集成服务。以商流牵引物流、物流支撑商流,打造融合采购、贸易、物流、金融等为一体的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融合程度加深,智慧物流正迎来发展机遇。何黎明表示,中国物流集团下属中储智运、中储京科等平台企业依托自身对产业的深刻理解,积极拥抱互联网,正在践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道路,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阶段,建议选择重点领域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发挥央企物流服务平台的优势,充分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黄海表示,海量数据、多种应用场景为物流数字化提供了先天基础,物流业正在从线上线下融合向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纵向融合、打破已有业态的横向融合转变。黄海认为,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服务化在未来有巨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物流行业也要实现实体化发展。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撑和引领。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在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看来,现代物流是支撑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础性产业,是优化产业组织与提升产业价值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引导产业布局和业态创新的先导性产业。 汪鸣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运行模式,要求网络物流高效连接产业链、供应链,以适应产业布局调整需要。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物流在物流技术、模式、业态和服务创新上的塑造能力,以及产业发展空间重构能力,加快推进更深层次的产业布局与运行组织方式变革。 谈及近期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彦林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层面频出扶持政策,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有效支撑了经济复苏。“当前,要加快物流基地网络布局,聚焦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明确的20个国际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80个左右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高效联通的枢纽主网络,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发展新格局。”李彦林建议。 张江波透露,前一段时间发改委牵头研究编制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国务院已经批准并以国办文件的形式印发实施,目前正在办理对外公布有关的工作。 关于规划的具体内容,张江波概括为“一个抓手”“两个导向”“三个着眼点”。规划指出,将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的首要重点方向,依托枢纽整合区域设施资源,促进物流要素规模集聚和集成运作,同时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程作为依靠工程,对优化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实现东中西部均衡发展形成稳定的枢纽合作机制等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规划还提出了两个导向。一是以优化空间布局为导向,强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撑。二是以完善服务体系为导向,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循环效能。做优服务链条、做强服务功能、做好供应链协同,完善集约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运输、仓储等基础功能领域智慧化升级和服务创新,补齐专业物流短板,推动现代物流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提高物流全链条服务质量。 张江波表示,要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为着眼点,强化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安全,提升战略物资、应急物流、国际供应链等保障水平。健全大宗商品物流体系,确保粮食、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物流安全,加快构建关键原材料、重大装备、重要商品等全球供应链物流服务网络,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关于铭创
需求不足对物流业影响大
上海铭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是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3PLs)。秉承着“安全为首、客户为先、服务为优、价格为佳、合作为赢”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运输、仓储、配送及其他增值服务。
运输服务
公司提供全国范畴内的零担及整车运输服务,优势集中在江浙沪华东地区至全国线路,陆运板块自备部分厢式货车、大板车、气垫车(避震)、燃气车(环保)。
仓储服务
公司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重庆、四川等六地均拥有超大面积仓库,总面积达55000m³。提供货物保管、库存管理、贴标、封装捆包、分类检签、提货装箱、订货实现等服务。
配送服务
目前公司主营干线区域及特色板块业务的配送服务,逐步推进零担集散分拨中心,大力推广仓配一体化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一个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的分拨及配送中心。
物流增值服务
公司重点开发物流增值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延伸业务,包含物流方案设计、产品包装、产品组装、装卸服务、标签印制、退货及维修售后服务、代收款、信息咨询等。
自成立以来,铭创根据自身优势开拓细分市场,通过不断打磨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已在快速消费品、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电子配件、服饰鞋帽、护肤美妆、健身器材等行业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新时代物流行业迎来全新的商业模式的背景下,铭创将明确定位、集约资源进而迅速发展壮大,为广告客户提供更精更好的运输服务。
☎️业务咨询:18017597728☎️
公司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都会路1885号丽琴大厦606室